“圪崂”也作地名,常作为田地名和村名,如柳树圪崂,李家圪崂等。随着语音演变,“圪崂”也被写作“旮旯”了,旮旯(gā lá),读音变了,语义一点都没有变。也是指屋子里或院子里的角落。
据考证“旮旯”是阿尔泰语系的语言音译过来的,它的原意是表示居住地。蒙古族居住地叫“格勒”,与旮旯一词发音类似,如锡林格勒盟、霍林格勒市等。使用旮旯一词的地区,正是长城沿线华北、东北、西北地区。如北京话剧《旮旯胡同》,说的就是北京一个不起眼的小巷子里发生的故事。
晋西北语“山旮旯子”,指偏僻的山区;“叽哩旮旯”,指的是大大小小的角落;“旮旮旯旯”指院子、房间所有的角落,如:“今天大扫除,你们把旮旮旯旯都打扫干净。”
过去晋西北地处偏远,交通闭塞,生活落后,方言独特,别具韵味。随着时代的进步,年轻人外出经商、务工,日常交流已习惯用普通话。古老的晋西北方言土语,正在逐步退化、慢慢消失……方言来源于生活,记录了生活,是一种文化传承,更是地域文化特色标志,我们要善待方言,保留方言,说好方言,传承方言。(中国作协会员 王彦峰)
来源:今日头条
大静乐传媒编辑部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