巴塔克人(Battaks,Batak)東南亞印度尼西亞民族之一。中國史籍稱“拔沓人”、“花面人”。主要分布在蘇門答臘島中部和北部山地,大多聚居在多巴湖周圍地區。屬蒙古人種馬來類型,系原始馬來人的後裔。一般身材矮小,皮膚呈暗棕色。使用巴塔克語,屬南島語系印度尼西亞語族。原有本民族文字,後改用拉丁字母拼寫。根據方言和文化,巴塔克人分 6大支系。1/3的巴塔克人信伊斯蘭教,屬遜尼派;1/3信基督教;1/3保持萬物有靈和巫術信仰。仍保留父系氏族殘餘。由六、七戶人家形成一個村落,有村落會議和首領。主要從事農業,種植水稻、旱稻、玉米、薯類、椰子、咖啡、菸草和橡膠等;飼養牛、馬。善紡織、制陶和冶煉;建築藝術和木刻較發達。20世紀以來,商品經濟得到發展。
巴塔克人:語言文化,巴塔克人祭祖,性觀念,歷史習性,
